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及其提升策略
时间: 2024-01-05 作者:YHJ 阅读次数: 156深圳市光明区公明中英文学校于2023年9月,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素养培训。心理老师主要就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的内涵及其结构进行解读,详细阐述提升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的策略。
每个人需要正视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传统的模式认为健康就是无身体疾病、身体强壮;现代的模式是健康是需要个体同时满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
心理健康素养是促进心理健康,预防、识别和干预心理健康障碍的基础性条件。教师身心状态良好,对学生在校学习是非常有意义的。而增强教师心理健康的关键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素养。
心理健康素养的内涵为“2+2+2”,具体为:
(一)关于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的知识;
(二)判断心理障碍或者不同心理疾病的能力;
(三)对自助干预的态度;
(四)对寻求专业帮助的知识和信念;
(五)促进识别和采用合适的自主行为的态度;
(六)获取心理健康信息的能力。
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的内涵是指中小学教师获取、利用心理健康相关知识,预防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具体为:
-
了解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碍等于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
-
对心理障碍的耻感和寻求帮助的态度
-
消除心理障碍,获得心理健康的信念
-
自助式干预,保持心理健康的技能。
教师心理健康素养容易受到个人因素(性别、年龄、知识、职业倦怠等)和大众媒体宣传的影响。在提升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策略时,需不断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引导教师进行心理的自我调适(采取积极认知,增强自我保健认知;善于调节情绪,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主动适应缓解,勇于改变自我;运用自我暗示,有效控制自我等等),同时还需创造良好的校园分为,服务教师心理成长,更重要的健全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保障机制。
作为校园后勤心理健康力量中的重要一环,生活老师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2023年9月15日,针对生活老师的职责、识别学生心理变化信号以及如何有限进行自我情绪管理进行了培训。生活老师在黄玉峰主任的带领下,积极学习,现场实践,并号召生活老师积极地将与学生日常沟通的技巧灵活的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效能感。最后,本着“助人者,先自助”的原则,教授生活老师相关的管理情绪和认知的技巧,具体为:改变表情,改变情绪;改变身体状态,改变情绪;合理情绪疗法。
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没有健康的生活;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没有健康的教育。愿我们都能在身心健康的氛围中疗愈自己,治愈孩子。
文稿:彭丹丹
图片:校 办
编辑:朱丽思
审核:彭丹丹
终审:刘海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