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教与读——阅读主问题探究与设计
时间: 2021-05-31 作者:YHJ 阅读次数: 22摘 要:阅读能力不仅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在这个信息社会中参与社会生活的必备能力之一。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掌握阅读主问题,可以让教师更好从课堂切入阅读教学,摒弃系列“碎尸万段”式的追问,客观、公平、高效地进行阅读阅读教学。
关键词:主问题设计 融贯式文本解读 体会理解 发展能力
一、主问题的含义
“主问题”是相对于语文课堂上简单空泛的废问、连 串无效的满堂问、随意即兴的追问而言的。 按照语文教育专家余映潮先生的说法,“主问题”就是“从整体的角 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 探 究、创 编、欣赏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1]主问题的 设计自然有高下之分———要设计出高质量的主问题,教师备课时首先要反复阅读课文以及有关的辅助资料,把 教学素材提取出来, 然后依据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 尝试着自问自答,看能否以几个精要的问题(实际教 学中, 仅以一个土问题统领整堂课的情况极为少见,教 师往往用一组主问题,形成“问题群”来建构课堂),把教学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完整地拎出来、串起来。 这是个循 环往复、不断由模糊走向清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 要一只眼睛盯住文本,一只眼睛盯住学生,把二者结合 起来,让主问题构建出全新的学习内容,让问与答的过 程成为学生思考的台阶、探索的步骤。
二、主问题设计
1.精准地指应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向
教学目标是教学方向,引领教学的过程,教学目标的设定的全文最核心、最关键的存在,关系着整节课堂的命脉存在。一、将主问题指向教学目标二、强化教学重点三、通过主问题推动教学进程如我在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的时候,通过文章题目就能感知写的是与母亲之间的情感,那么在教学中就要教通过与母亲的事例而体会到的情感。在读《秋天的怀念》一文前,我先查看了本文作者史铁生的资料袋,1951年出生于北京,1972年治疗后开始了轮椅生活,本文写于史铁生50岁,怀念20多岁时的他,是怎样和母亲度过母亲的最后的日子,字里行间透露出史铁生对母亲的愧疚、怀念、还有母亲苦难一生的同情。
史铁生20多岁,风华正茂,却瘫痪,本文第一句话“双腿瘫痪之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交代了作者发生了什么事故,也正是这件事导致了作者脾气变幻无常。作者会突然发脾气,破坏原本美好的事物,比如看到自由飞翔的大雁,会砸玻璃,听歌时会扔东西,这都是作者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与自身的悲惨作了对比,刺痛作者的自尊,作者在寻求发泄。“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交代了母亲终日为我操劳,已无心打理其他事物,也为母亲的病重描写埋下了伏笔,第二段中,通过妹妹告诉“我”,病魔是如何折磨着母亲,更是透露出作为儿子,却对终日照料自己的母亲病情不甚了解,侧面透露出作者内心的羞愧、对曾经的自己的痛恨。
文本通过作者的心情的变化,母亲的神态与动作,娓娓道来一个两代人之间的故事,又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作者对母亲一生的同情,还有年少自己的忏悔,也通过两句“好好活着”,写出了生活的不容易,要勇于面对生活的一切困境,做生活、自己的巨人。
2.融贯式文本解读,强化教学重点
融贯式文本解读本着“先内后外,系统审视,依托本境、创生解读、多元有界、三重节选”的逻辑路线,可将融贯式文本解读操作过程定为:由文本素读、文本细读、文本研读、文本创读组成的“四读”基本环节。[2] “我”与母亲之间的对话,母亲的神情和动作的描写,憔悴的脸、央求的神色、喜出望外、高兴得一会站,一会坐、笑了、絮絮叨叨等词语都看得出母亲即使病重,却依然在“我”面前保持着健康又积极的生活状态,而“我”的几句话,却让母亲高兴到成了孩子,短短的一段,用了不少的词语用于形容母亲的变化,而“我”是很平静的。母亲回忆着作者的小时候,可见母亲对孩子的爱,孩子爱吃什么,小时候发生过什么,她比谁都清楚,“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一句自然地过度到下一段,引出母亲出门后发病,“大口大口吐着鲜血”描述出事态的严重,母亲临死前还在说着那句“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孩子是母亲一生的牵挂,如今她支撑不下去了,却不敢轻易离开,同时,折射出作者的悔恨,自己竟然没有陪伴母亲度过余生。又是秋天,还是看菊花,菊花的美让作者怀想起母亲,怀念母亲,完成母亲与儿子一起看花的夙愿,菊花花语:清净、高洁、怀念,也是通过花,暗喻作者看透无论遭遇什么困境都要正视,要学习母亲的精神,好好活着,也正是这样,史铁生才有了《我与天坛》这样的创作。又如部编版一年级《四个太阳》中,素读:《四个太阳》四个太阳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细读:小作者画了红红的太阳和绿绿的太阳,让人们从文中也能感受到夏天的炎热和冬天的寒冷,画了个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代表了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研读:关于童年的美好愿望和作者的善良心地是怎样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呢,作者夏辇生是著名的童话家,在开发少年儿童想象力、创造力上有丰富的经验。本文也是属于作者的想象,再通过生活的实际感知而创作出来的文章。创读:个性化解读。《四个太阳》对于我们成年人是浅显易懂的,但是对于一般的孩子来说,有些甚至认为真的会有四个太阳,那么在教学中,我也是就不同的学情进行不同的引导,本文的重点在于什么颜色的太阳对照什么季节,容易混淆的是夏天绿绿的太阳和冬天红红的太阳,还有文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的信息,比如秋天,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为什么秋天要画个金环的太阳呢,很多孩子的落脚点都是因为金黄的落叶,而没有发生三思维,想到金黄代表了很多农作物的丰收,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春天的太阳是彩色的,如果让孩子们说,他们知道在文中找出那句“因为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但是一旦拓展开,为什么春天是多彩的呢,他们又会忘记了需要联系生活去说一说。难点是感受作者所传递的美好愿望。
3.多维度思考,行文体悟
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其切入点、落脚点理 应是文本;问题的拟制要富于创意和启发性,表述要鲜明、简洁而对学生有吸引力。 当然,针对不同的课文,主 问题设计的角度是不拘一格的。《新课标》阅读教学目标指出“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赵关键词句,并从中体会语言的美感,对于一些难以理解词语,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同时,还应该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在阅读的时候,鼓励孩子们做标注,把自己的看法写在一边,这样有助于全文的理解,在课文的教学中,要提取关键词,并且板书在黑板上,在教完全文后,通过板书的引导带领学生回顾并总结全文,对于难以理解的词语还可以通过表演来进行,既可以让孩子动起来,也可以调动积极性,还可以使孩子深入又简易得读懂难词难句。在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里,文本通过作者的心情的变化,母亲的神态与动作,娓娓道来一个两代人之间的故事,又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作者对母亲一生的同情,还有年少自己的忏悔,也通过两句“好好活着”,写出了生活的不容易,要勇于面对生活的一切困境,做生活、自己的巨人。
4.高效解读中发展能力
高效阅读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技巧,具备独立的阅读能力。以帮助教师提升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方法为目的,把已有的学生阅读能力结构理论作为依据,从而使阅读教学更有策略。[3]关于阅读教学备课路径探析:“从文本中来,到学生中去”,在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要明确自己的阅读教学要教给学生怎样的能力,能够锻炼孩子的什么能力。文章中提到阅读的能力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要落实到文本中去的,还要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在PIRLS阅读中,综合了阅读的四种能力,分别是:关注并提取信息、直接推论、解释并整合观点、评价内容和语言,通过这四项命题,我们能清楚并了解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以及水平,所以,学习这一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语文阅读教学,可以贯彻到课堂,甚至到达课外阅读,无疑,如果学生能做到一边阅读一边能在脑海里反思正在读的文章,并能快速提取信息还能在脑海里形成问题,也能借助文章信息进行“举一反三”就更好了,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追求的是引导答案,其实,更多的时候是教给孩子们学习阅读的方法,解答文本的方法以及思路。
这一任务中的问题,是阅读教学的“主问题”,问题的层次多为整合解释、评价两个层次。
何为“主问题”?就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研读的重要问题、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主问题”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表现出共同的特点是,都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课堂活动上表现出共同的特点是,都能吸引学生进入到有一定思维深度的研习、品析过程中。
“主问题”不一定是指一个问题,可以是几个相关联的一组问题形成的“问题流”。“主问题”可以是“提问”,也可以表述为“问题”、“话题”、“活动”或“任务”。
“主问题”设计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应精准地指应教学目标。“主问题”作为教师在总揽课文全局的基础上拟定的最核心、最突出的问题,应直接瞄准教学目标。
(2)应有力强化教学重点。“主问题”要切入文本赏析的重点,是对文本重要内容的理解,是对文中重要文学形象的评价,是对文章特色语言的赏析,是对文章丰富内涵句子的思考……
(3)应能顺利推动教学进程。语文教学的实质应该是语文实践,运用语言文字必得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进行。“主问题”依据文本整体和学生求知心理而设定,它要统摄教学过程,指引学生紧贴着文本去感知、交流、评价。
参考文献:
[1]余映潮.说说主问题的设计,[J]中 学 语 文 教 学, 2004(7).
[2]李敏、张广君:融贯式文本解读:内涵、原则与方法
[3]程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文:陈宏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