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疱疹性咽峡炎?
时间: 2021-05-27 作者:YHJ 阅读次数: 50由于近期深圳各学校幼儿园出现多例疱疹性咽峡炎,此病传染性极强,涉及到停课,请家长和各位老师引起重视,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并做好预防措施。
一、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病毒性疾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以急性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特征。
1.多发季节:5~6月份或秋冬季节。
2.传播方式:通过粪便、呼吸道飞沫、接触等途径传播。传染性强,传播快。
3.感染人群:3-10岁儿童易感,5岁以下幼儿高发。
4.病程周期: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部分患儿可发展为手足口病。
5.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感染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
二、发病过程是怎么样的?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发热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溃疡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溃疡。
常见问题解答:
1.学生头晕,喉咙发红,扁桃体增大,口腔没有疱疹,还需要在家观察3天吗?
答:在传染病的疾病早期(通常2-3天),症状一般不典型,临床医生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病历上面的诊断后面跟着一个“?”,就是“待排除”的意思。这种不是很明确的情况,要经过2-3天的观察期,在出现较典型的传染病症状后,医生才能做出较为准确的临床判断。
2. 被诊断为疱疹性口腔炎、疱疹性咽炎、疱疹性口唇炎急性咽炎、急性咽峡炎等等,需要隔离吗?
答:需居家观察,因有首次诊断为“急性咽炎”、“疱疹性口腔炎”这些疾病的孩子,过两天再去就诊又被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发展是有个过程的,早期咽峡部疱疹不典型,经过几天之后,咽峡部疱疹比较明显了,这时才能做出明确的诊断。
特别提醒
一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确诊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
学校预防:
对于疱疹性咽峡炎这类的传染病,校医和班级教师双管齐下,以预防为主开展各项应对工作。
在平时工作中,可从三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抠鼻、不揉眼、不吃手等。
2.做好班级卫生消毒工作,如灭蚊蝇,利用日光、消毒灯、消毒剂等消毒学生所有接触到的物品。
3.每日晨午检要仔细检查学生的身体情况,如若学生出现疑似病症,要暂缓上课,送医确诊,避免进一步传染。
当班级发现患传染病学生时,教师要做到:
1.在第一时间告知校医室,并按要求进行隔离、消毒,教室开窗通风。
2.患传染病学生痊愈回班时,应持有效的医院“痊愈证明”和校医室开具的“复课证明”方可复课。
3.在常规预防消毒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做好桌面、地面、门把手、书包柜等区域的消毒。
4.做好预防宣传工作,提示家长不要带孩子到人多密集的公共场所,不要与患者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家庭预防:
1.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避免与疑似疱疹性咽峡炎的病人接触。饭前便后及外出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2.做好家庭卫生清洁工作。对学生的玩具、生活用品和个人用品要及时清洗、消毒。在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期间,避免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合。每天开窗通风至少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增强学生免疫力。饮食上注意食谱的合理性,注重营养搭配;让孩子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休息;让孩子经常参加室外活动,提高抵抗力。
4.家长们要理解和配合学校工作。一旦出现疱疹性咽峡炎,要告知学校老师,待学生痊愈后,方可入园。
5.家长也要注意个人卫生。成人接触了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后,虽然没有患病症状,却容易携带该病毒并传染给学生。
温馨提醒:
1. 学生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可使用物理降温或服用烧药,防止高热惊厥。
2. 如出现高烧持续1-2天以上不退,精神差,昏睡,持续呕吐、头痛、无力或呼吸、心跳加快等情况,应尽快送医院就诊。
深圳市公明中英文学校
2021年5月21日
校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