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从迷恋手机到主动卸载游戏,这个孩子是怎么做到的?
时间: 2021-11-25 作者:YHJ 阅读次数: 103世界很小,有缘的人总会遇见。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见了梅拾璎老师。
她的名字很特别,有一种诗般的意境,曾让我觉得朦胧飘渺。但和她的交流,给了我完全不同的感受,真诚、平和、谦逊、有趣,像大姐姐般温暖。
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女儿钱小雅2017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儿子钱小能正在“费妈”中扑腾,但也精灵生动。两个孩子性情迥然,梅老师在养育的实践中感受着孩子的成长,也更深刻地领悟养育的真谛。
我读了她的书《唤醒孩子的内驱力》,书里记录了她自己的养育故事,对养育的理解和观察,尤其就如何激发孩子的“内驱力”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论和实际案例指导。
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绕不开“手机”这个话题。梅老师的儿子钱小能也曾遇到过这个问题,今天,我们来看看梅老师是如何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他从迷恋手机到主动卸载游戏的。
——橙子妈妈
当孩子迷上手机游戏
文|梅拾璎
在今天这个时代,想找一个没玩过手机游戏的中学生恐怕是很困难的吧。手机游戏对孩子,尤其是男孩,简直有一种魔力,比其他任何一种东西都更具吸引力。我儿子钱小能自然也不例外。
如今13岁的钱小能是从小学六年级开始玩手机游戏的。他从独自拥有手机开始,就深深喜欢上了这个东西,游戏对他的吸引力胜过其他一切,比如以前喜欢的打乒乓球、看小说、踢足球、跟爸爸妈妈去远足。一开始听他说“CF”好玩,后来又说“王者荣耀”更有意思,再后来就玩“枪战”和“皇室战争”了。说起哪款游戏装备最酷,谁家的英雄更帅,哪款游戏解说员最聪明,他双眼放光、激情四射。
升入初一后,每天的作业量骤然多起来,他敷衍完主科必写的作业,副科几乎不问,把剩下的时间都给了游戏。我后来才知道,他每天上着课,却几乎有一多半时间用在虚拟游戏的战略战术上。虽然两眼盯着老师,脑子却在高速运转,琢磨着如何在游戏里战胜对方,成为高级玩家。我给他的饭费和零花钱,他除了维持每天的温饱,几乎都用于游戏的充值。他还在自己的一篇日记里写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游戏对我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趁妈妈打盹儿的时候偷偷玩儿,虽然提心吊胆,可是好刺激。”
初一上学期末,当我们知道游戏已经大大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时,曾经没收过他的手机。没有手机,他的成绩的确提高了。但我的心里隐约有种不安:现在他小,每天面对他,可以没收他的手机,但是,等他更大一些,上高中了,读大学了,完全独立了,我们能时刻在他的身边吗?
让他永远不能拥有手机是不现实的。根据心理学上的补偿机制,那时候他很可能会变本加厉地玩游戏,谁能控制得了他呢?一想到这些,我就不由得忧心忡忡,焦虑不堪,不知道怎样权衡。
就在这年的暑假前夕,我读到一本很不错的家教书。作者关于儿童玩游戏的见解使我茅塞顿开,给我很大的启发。她认为,电子游戏只是一种游戏, 与打球、下棋、捉迷藏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不同的是,它作为一种玩具, 更复杂,更有趣,更有吸引力。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为了战胜对方,需要时刻面对错综复杂的战况,需要大脑快速运转,以便做出判断和决策。在这个跟对方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孩子的智力会得到全面发展。
这使我对孩子玩手机游戏有了全新的认识,进步阅读相关 著作后,我发现,人们动辄给痴迷爱好某种东西的人冠以“上瘾”的说法是不对的。有关专家认为:“上瘾是对难以戒除的有害体验的深度依恋。让人上瘾的行为短期内能够解决人的深刻心理需求,但长期来看却会造成严重伤害。”思考中我更发现,世界上除了毒品能真正令人上瘾,让人从生理上产生产重的依赖,个人意志几乎无法战胜:其他任何东西,包括打麻将、下棋、钓鱼、打球,甚至抽烟、喝酒,都不能从本质上让人上瘾,这些凭借良好的个人意志都能戒除。
明白了电游的实质,我就像吃进了一颗定心丸, 接下来就是自己行为的改变。我想起几年前看过的一位爸爸所写的文章。这是一位成功改变孩子的爸爸,当他意识到自己读高一的儿子沉迷网游、在校内外寻衅滋事即将被学校开除时,这位好爸爸经过各种学习和深刻反思,认为孩子沉迷网游是家长对孩子内心关心、理解不够,对游戏本身认识不够所致。他认为,人的本性是:你越控制某样东西,对方越渴望某种东西,如果放弃控制,对方轻易就能得到,还有必要贪婪吗?看透了、放开了,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之举。他理清了思路,内心有了力量,一边真诚地放开让孩子玩游戏,一边发自内心地理解、尊重、关爱、信任孩子。通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加上学校和孩子的努力,最后顺利把儿子从网游中“解放”出来,最终培养出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
回到钱小能身上,他并没有对手游沉迷,只是非常喜欢而已,况且,他还很喜欢阅读、打球、远足这些事。我深信,他迷恋游戏的问题一定能解决。同时,我也对自己进行了反思,造成孩子迷恋游戏的原因我自己占了很大部分。一直以来,我总是抵制孩子玩游戏,总是千方百计防控他玩游戏的时间,每天让他玩半小时,就像给了他天大的恩惠似的,从来让他满足过、痛快过,还经常以不让他玩游戏作为他好好学习的要挟。仔细想一想,我真是个愚蠢的妈妈!
社会学家郑也夫说:“如果一个孩子不贪玩儿, 那麻烦真的比较大了。贪玩儿说明孩子对一个游戏有热情。如果个孩子对任何东西都没有太大的兴趣,老师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对其他事情没有格外的兴趣,其实这真的是一个麻烦。日后有出息的人其实小时候大都是比较贪玩儿的。贪玩儿是对某种东西热忱高涨,这是一件好事,如果都循规蹈矩那就完了。
我觉得这是智者之言。而且,从生活中我们就可以观察到,那些从小能尽情玩耍而不被限制和阻碍的人,他们长大后对待工作和学习通常也充满热情,做事更富有激情和想象力。为什么?因为从小玩够了,对玩满足了,不再向往了。
当一个人从根本上想透的时候,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当年的暑假刚开始,我就把儿子叫过来,和颜悦色地对他说:“小能,妈妈以前真不了解游戏对小孩的意义。现在妈妈知道了,你玩手机游戏就跟以前我带你在小区玩捉迷藏是一样的,根本不会上瘾,爸爸妈妈以前的担忧都是不了解造成的。现在,妈妈把玩游戏的权利还给你,你想玩多久就玩多久。但为了自己的眼晴,妈妈建议你玩半个小时就休息一下,可以出去打打球,或者往窗外望几分钟,或者在客厅跑一跑,再继续玩。你看好不好?”
钱小能一听,顿时瞪大了眼睛,露出惊喜和不相信的样子:“这是真的?妈妈,你没骗我吧?我可以痛快地玩游戏了?你和爸爸再也不会管着我了?”我很认真地点点头,把手机还给他。我相信,孩子一定从我眼睛里看见了真诚。
从把手机交给他起,我就安心做自己的事,对他绝不干涉。接下来的一周里,我观察到,钱小能上午、下午玩手机的时间大约是3小时。但是,令人奇怪的是,从我们约定的第二天起,他就不像往常一样,一起床就把自已每天被允许玩游戏的半小时用掉,而是先找同学到公园去打篮球。打完球回来,吃完早饭,他就坐那儿踏踏实实玩游戏。开玩了三四十分钟,他就主动不玩了,开始做暑假作业,做完作业,再玩半小时。下午午睡起来,一口气先玩1小时,接着看书。每次玩得心满意足了,他会像往常一样 ,把手机交给我。我说,手机归你支配,不用交给我。他就把手机放下,自己回房间去干别的事。这样过了1周以后,他一天也就玩1个多小时游戏,再也没有原来的那种贪嗜样子了。9月份开学后,他偶尔还会有玩得时间长一些的时候。我一提醒, 他很快会找到一个游戏节点,就结束了。期中考试前一周, 他主动把手机交给我,全力以赴地投入复习。
其间我多次发现:只要大人做对了,孩子会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惊喜。孩子天性是向善向美的,父母理解他、尊重他、信任他、满足他,尽量不干预他,给他空间,给他自由,他完全能体会到父母对他的爱,会以百倍的热情和善意回报父母、体贴父母,他会自觉完成父母对他学习和生活上的要求,譬如高质量完成暑假作业,整理自己的房间,下楼主动带垃圾......他能很快地学会自我约束和调适,释放自律与和谐的光芒。
到了初二上学期,他每次都会在考前两周主动把手机交给我们,平常则每天玩半小时到1小时的游戏。初二下学期的第四周,他突然告诉我说他卸载了手机游戏,我很惊讶,问他为什么,他淡淡地说,游戏其实也没多大意思,什么游戏我都玩过了。两周之后,他告诉我,他又下载游戏了,还想玩玩。我笑一笑, 摸摸他的头,什么都没说。不过这次他只下载了原来玩过的一种游戏。隔了大约1个月,他又主动卸载了游戏。如此反复四次,快到初三的时候,他就彻底地卸载了游戏。进入初三前的暑假后期,他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想考上姐姐曾经就读的著名的北京四中。开学后,他展现了学习上全然的自律,也深刻体会到一种自我主宰的身心自由。
在钱小能卸载游戏后,我曾经觉得他只是个例,可能没有代表性。然而,在与多位家长不断地接触中,我发现这并非个例,有一部分成长背景和他类似的孩子,也渐渐地卸载了游戏。这实在令人欣喜。
那一年的整个暑假,我认真阅读了几本育儿书,别人智慧的育儿理论和经验激发了我对自身的思考,从根本上获得了觉悟,心情非常好,对孩子不知不觉间也更为宽容。
我从实践中觉察,教育虽然是一门伟大的艺术,有难度,但只要你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多想想自己的童年,避开自己幼时的教训,教育好孩子也不难。最关键的一点是,家庭教育从来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家长需要不断学习和消化别人的好经验、好方法,并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情对症下药。
家长的自我学习包括两部分: 一是通过阅读,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别人的育儿经验,改善自己的教育方法,增长自己的育儿智慧;二是为了自身的发展,通过不断的学习,促进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观察我们的周围,凡是这两方面做得好的人,不仅孩子优秀,自己也能获得工作和事业上的成功,情绪愉悦,精神饱满,幸福感很强,对自己、对孩子、对家人都会采取一种开放、 理解、接纳和宽容的态度,与他人、社会都容易形成一种真正的和谐 与变通。这样的父母创造的环境,是一个孩子最适宜成长的环境。
一个家庭就像一条河,父母是河水,孩子是水里的鱼。父母不断成长,河水才是活泛的、流动的,这条河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河里的鱼才能长得健康、跳脱,长成一条鱼最鲜活的样子。
父母自我成长本身对孩子就是一种榜样和映射,也是一种无声的促进和鼓励,比什么说教都有效。父母所有的成长都是一种正向的改变,你改变了,孩子随之改变,由此及彼,世界也将在每一个人的改变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