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一件事 | 多彩万花筒,中英文学子个性成长的绽放
时间: 2025-07-04 作者:YHJ 阅读次数: 34初夏的风裹着草木香掠过校园,足球场的草坪上早已支起了炫漫的舞台。6月05日、06日连续两个下午,深圳市光明区公明中英文学校的校园被歌声、琴韵与欢笑声环绕,第21届全员才艺展示活动,以“精彩中英文 秀出你我他”为主题,在两场跨越童年的艺术盛宴中,为每一个孩子搭建了属于自己的“才艺舞台”。
这不仅是一场才艺的展示,更是一次“小班化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184人同台演奏的古筝齐鸣、41人演绎的英语经典故事、60人跃动的羽毛球操……从一年级萌娃到九年级少年,从音乐社团到学科融合项目,全校一千多名师生共同编织出一幅“人人皆主角,个个有光芒”的成长画卷。
篇章一:
古韵今声·千年华章——传统里的文化基因
当古筝社团的《市集》在舞台流淌,指尖拨动的不仅是《清明上河图》里的市井烟火,更是学校“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巧思:将语文的诗词韵律、历史的市井文化融入乐器演奏,让传统不再是课本上的铅字,而成为可听、可感的“活文化”。
- 习惯好 能力强 素质优 -
更令人惊叹的是《唐宫夜宴》的登场:民族舞社团的孩子们身着唐制汉服,腰间铃铛轻响,眼波流转间尽是“云想衣裳花想容”的盛唐气象。这背后,是学校“四级艺体课程体系”的深耕:从基础兴趣课到社团精训,从校内展演到校外赛事,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坐标”。
篇章二:
匠心风华·锦绣人间——创新中的成长力量
如果说“古韵”是文化的根,那么“匠心”便是创新的魂。《奇狮妙想》里,民族舞社团的孩子舞动着彩色狮头,动作里既有传统醒狮的威猛,又添了几分童趣的俏皮;《民歌组曲》中,小乐器社团的孩子们用陶笛、口风琴、尤克里里合奏,传统民歌与现代编曲碰撞出奇妙火花——这正是学校“实践育人”课程的成果:走出课本,用双手创造,让艺术成为连接传统与未来的桥梁。
英语歌曲社团的《I’s a beautiful day》则带来另一种惊喜:孩子们用清澈的嗓音唱着“阳光洒在操场,朋友在身旁”,简单的歌词里藏着“自主课堂”的密码——任务导学、全员展示,连唱歌都成了“合作探究”的舞台:领唱、和声、动作编排,每个孩子都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角色,连害羞的小姑娘都跟着节奏轻轻摇摆。
教育最美的样子,是“看见每一个”
从“玉盘”的清越到“火焰”的炽热,从“古诗联奏”的悠扬到“跆武”的铿锵,这场全员才艺展示,其实是公明中英文“美好教育”最生动的注脚。
这里没有“主角”与“配角”,只有“正在成长的孩子”;没有“标准答案”,只有“独一无二的闪光点”;没有“孤立的学科”,只有“融合生活的智慧”。
正如周文霞校长在活动前所说:“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这里找到‘被看见’的幸福——你的歌声、你的舞步、你的勇气、你的善良,都值得被舞台记住,被世界珍惜。”
这个夏天,公明中英文的孩子们用才艺告诉我们:最好的教育,从来不是“雕刻”一个完美的你,而是“唤醒”一个完整的你。
下一次,期待更多“精彩”,从这里出发。
文稿:程 俊
图片:校 办
排版:朱丽思
校对:朱丽思 程 俊 黄晓文
审核:朱丽思 刘海凤 程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