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孔凡哲教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解讲座有感
时间: 2020-07-22 作者:YHJ 阅读次数: 10
7月11日,一个平常的日子,在这个平常的日子里,我有幸在公明一小聆听了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导、教育学博士,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学校校长――孔凡哲这位大师风趣幽默、深入浅出、而又不失生动精彩、富有激情的讲座,一天的听讲学习,紧张而又充实,不仅让我大大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也对小学数学有了更多的感悟。
对于广大的中小学教师来说,理解数学课程标准的特点,总是将其与以往的数学教学大纲相比较。其实,二者的作用和关注点都有很大差异,首先,作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文件之一,教学大纲关心的是应当教哪些内容?应当教到什么程度。而作为中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核心文件之一,课程标准关心的是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考什么、考到什么程度,教材如何编写、课程资源如何开发;在此基础上,教学大纲的考核关注规定的内容是否教了、学生的掌握是否达到了要求。
其次,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目标是一维,即着眼于知识、技能,亦即“双基”。而课程标准不仅关注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更加关注学生在实践能力、数学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均衡发展。也就说,课程标准考核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状况,其课程目标是三维的,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最后,二者的基本理念不同。教学大纲的基本理念在于“以知识为本”,旨在为社会培养专门性人才。相比之下,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于“以人为本”,不仅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更主张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有关的课程、教学。新课改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引导者和组织者,也一直在努力,但未必明确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只是手段,改变学生的学习学习方式才是目的,我们最终想改变的是学生的思维方式。那么该如何关注学生的学呢?第一要把握好引导的度,每个学生不再是一张白纸,他们而是带着自己对生活的记忆和理解,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教师的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这种理解、记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要让学生基于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自我建构知识,不要越俎代庖。第二是关注儿童个体机能成熟度的差别。曾有一位教育学家说过,孩子就像玫瑰花蕾,有不同的花期,最后开的花与最早开的花一样美丽。
另外,本次新修订的“大纲”改变过去的“学会”为“会学”,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让他们会学。也就是平时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为现在的各学科发展速度太快了,根本不能教会学生所有的知识,只有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才是根本。把培养学生要重点放在:学习兴趣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培养、良好身心素质的培养上。把教学目标“双基”变为“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把“两能”变为“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本人有以下的认识:
一、注重学习、转变观念。
教师要转变观念,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我们的教师却很少顾及学生的感受,教育的功能似乎已经完全被异化,许多学生往往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完全没有了自我,再也无暇顾及自己的感受,更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内省和反思。教师转变观念就是要减少教育的功利目的,不要把学生看成是教师自己显示教育业绩的工具,不要把学生变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是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教师要重视研究学生学习的需求,让学生把学习变成自己的内在需要。
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还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的教学中,我们要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和创新能力。数学源于生活。因此教学时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对数学事实的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数学,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三、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数学教育的又一重要功能,数学学科有其自身特有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培养学生静静地思考,静静地阅读的良好习惯,在数学课堂上来不得半点的浮躁之气,要做到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在数学阅读过程中要专注,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学好数学。我们还要让学生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赞同时要点头示意,有不同意见要等别人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要学会评点别人发言内容中的优缺点。我们要通过让学生完成数学作业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不要把完成作业当作一种任务,要让学生做作业前先准备好要用的物品,认真做好每一题后要再仔细检查和验算,要让自己会做的题都做对,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要通过看书和向别人请教想办法克服困难做出来,完成作业后要及时整理和收拾好学习用品,做到有始有终。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去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不能急功近利,时紧时松,不要因为要教学质量而对学生的坏习惯迁就,其实如果课堂教学秩序混乱,课堂如同一盘散沙,教师难以调控教学局面,教学面向全体就得不到真正落实,要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一句空话。因此,对学生的坏习惯决不能因为课改的理念而一味地迁就,还是要严格要求学生,一切按规矩、制度办事。好习惯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好习惯也一定能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也是提高教学质量重要途径。
总之,今天的讲座令我感受最深的是,教育改革依然关注学生,甚至更加关注学生,学生的数学学习要注重思维、过程和方法的培养,而不能仅停留在知识层面上。 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必须多加快学习的步伐,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文:杨静
审核:陈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