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立德树人,成就最好的学生和老师》有感
时间: 2021-10-26 作者:YHJ 阅读次数: 96本书是由基础教育的实践者、思考着、行动者——邓跃茂所著,共分为6章。这本著作从中国文化的角度,追溯了立德树人的渊源,梳理了立德树人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态,特别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框架下,作者抓住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时代之问,深刻阐述与挖掘了立德树人的理论体系和时代内涵,探讨落实立德树人的经验和启示。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党首次明确提出立德树人的概念,它阐明了德育在教育中的优先地位,育人是教育的本质所在。立德树人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和实现途径是思想道德教育。所谓思想道德教育,其实质就是以既有之德为方向与目标,通过教育的手段帮助受教育者建立符合德之标准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完成树入的过程。不论古今,思想道德教育环节都具有核心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带给了新时代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一、经验之谈:用匠人精神对待立德树人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立德树人的根本政治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之所以取得显著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中小学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必须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学校,才能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中小学校贯彻执行,这也是中小学校党组织的首要职责。
(二)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是一项铸魂育人的事业,重视德育就是重视民族的根脉,就是重视民
族的未来,就是重视民族的长久大计。从育人的规律来看,德育是一辈子的事情,抓得越早越细效果越好。这就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新时代中小学教育进一步发生深刻关联的内在逻辑。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不仅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育人思想的发扬,更是基于对我国教育事业长期发展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在遵循教育规律基础上的实践创新,同时也是对先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的提炼和深化,是党和国家站在新时代的战略高度并结合新时期的教育实践对教育根本任务做出的重要科学论断。立德树人理念适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要求,为广大德育思想工作者指明了教育改革发展的努力。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立德树人的基本遵循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就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
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立德树人的科学路径
中小学教育既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又要紧密联系青少年不
同时期的思想、知识、心理发展的特点,循序渐进选人从是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去积极地思考并回答自己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认清和履行青少年一代的崇高责任。
(五)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原则
当前,我们处在一个价值多元、诱惑较多的变革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求坚守价值观念的教育和塑造,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粒扣子。中小学校教育要回归本位、回归初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来组织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既要立私德,加强个人品德和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等教育,更要立大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人行,从小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远大理想。
二、重要启示:坚持原则与尊重规律相统一
(一)立德树人必须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中小学教育要将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要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深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三全育人”的中心在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三全育人”的重心在全,全员育人,要求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成为育人者,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履行有人之责、产生有人之效实现育人无不尽责。全程育人,要求将立德树人贯穿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实现育人无时不有。
(二)立德树人必须遵循思想道德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立德树人,既要遵循思想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更要尊重和把握青少年自身的特点和接受能力,遵循青少年身心成长的规律,又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按瞩德有的总体目标,根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成长特点,确定不同学龄阶段德育的内容和要求。要建立健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联动的有效机制促进课堂教育和
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三)立德树人必须坚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中小学阶段既是学生长身体、发展智力提升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进行人
生探索、初步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时期,在此段,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责任感、想象能力和思维兴趣基本形成。要坚持学生是中小学立德树人教育过程主体的理念。要提高教育效果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的过程不是教师将其观点、立场移植给学生的过程,而是由学生选择接受的过程。
(四)立德树人必须坚持全面系统的综合评价
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是推动中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引导社会和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迫切需要,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加强和改进教育宏观管理的必然要求。
(五)立德树人必须坚持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
无论是“培养什么人”,还是“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都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谁来培养人”。教师承担着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重任,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办好中小学教育的依靠。兴国必先强师,要落实教育大计,必须以教师为本,必须坚持把教师当作中小学教育的第一资源,把教师工作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
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决定了人生追求、思想高度和行为准则,中小学阶段正是形成三观最重要的阶段。因此,中小学生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希望,是社会发展、国家富强的生力军,决定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立德树人,就是培育品德、培育大德,从而使学生拥有高远的人生追求、宽厚的思想品格,以及良好的行为准则。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最需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携手多管齐下,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让学生在正确的三观环境熏陶下形成良好习惯。
文:张艺